(来源:求是网)
转自:求是网
今年上半年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以稳应变、攻坚克难,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,加强超常规逆周期调节,打好政策“组合拳”,我国经济顶压前行,延续了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,新质生产力成长壮大,高质量发展向新向优,交出了一份难能可贵、成色十足的年中成绩单。
上半年中国经济底盘“稳”的特点十分鲜明。一揽子宏观政策持续用力、协同发力、更加给力,全国上下凝心聚力、群策群力、共同努力,我国经济增长、生产、需求、就业等宏观指标平稳运行,再次印证了中国经济“基础稳、优势多、韧性强、潜能大”的特点。
我国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落地有效激发了内需潜力,消费市场活跃度提升,成为中国经济活力的生动注脚。图为2025年7月18日,第35届青岛国际啤酒节在金沙滩啤酒城盛大开幕,傍晚时分的啤酒城里灯光璀璨,人头攒动,热闹非凡。 人民图片 杨雪梅/摄
经济保持稳定增长。初步核算,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(GDP)66.1万亿元,同比增长5.3%,比上年全年加快0.3个百分点。动态看,一季度增长5.4%,开局良好;二季度在外部压力明显加大的情况下实现了5.2%的较快增长,更显珍贵。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超大规模的经济体而言,保持5%左右的经济增速难能可贵。5%左右的经济增速也明显高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对美国、欧元区、日本的全年增速预计。中国以自身的稳定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。
生产供给稳中有升。强大的生产能力是我国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支撑。夏粮生产克服部分地区旱情的不利影响稳产丰收,夏粮产量2995亿斤,是仅次于去年的历史第二高产年,农业稳为经济稳提供了基础支撑。工业产业体系完备、产业链完整的优势持续发挥,上半年全部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.2%。作为实体经济的根基,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.6%,占GDP比重为25.7%,保持稳定。装备制造表现尤为亮眼,继续为工业稳定增长“压舱护航”。服务业回升态势比较明显,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稳步提升。上半年,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.5%,比一季度加快0.2个百分点;拉动经济增长3.2个百分点,比上年同期提高0.5个百分点。
国内需求稳步扩大。面对外部环境变化,我国把发展的立足点更多放在扩大内需、做强国内大循环上,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落地有效激发了内需潜力,消费市场活跃度提升,成为中国经济活力的生动注脚。上半年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.0%,其中二季度增长5.4%,比一季度回升0.8个百分点,连续四个季度回升。各地增加多元消费供给,丰富升级文旅体验,催生了以沉浸式体验、国潮文化、智慧景区等为代表的消费新场景,促进了服务消费潜能释放。上半年,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.3%,服务性消费在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中的比重达45.5%。投资规模继续扩大,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(不含农户)同比增长2.8%,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.3%,制造业投资、新兴领域投资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主力。
对外贸易韧性彰显。今年我国外贸尤其是对美贸易受到“对等关税”的冲击,我国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,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,各地区各部门及时出台稳外贸稳企业相关举措,外贸规模稳中有增、质量稳中有升。上半年,货物进出口总额站稳20万亿元台阶,达21.79万亿元,同比增长2.9%,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;二季度增长4.5%,连续7个季度保持同比增长。出口新动能加快成长,上半年与新质生产力密切相关的高端装备出口增长超两成,绿色低碳的“新三样”产品出口增长12.7%。
就业物价总体稳定。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,牵动着千家万户。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对部分企业用工的影响,党中央及时出台稳就业稳经济的增量政策,加大援企稳岗力度,紧抓重点群体就业,确保了我国就业大局稳定。上半年,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.2%,比一季度下降0.1个百分点。从重点群体看,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.9亿人,同比增加142万人;从行业看,二季度交通运输、住宿餐饮、信息传输、文体娱乐等行业就业人员增加较多,有效扩充了就业空间。物价一头连着经济一头关乎民生。尽管受国际输入性因素和食品价格下行影响,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略有下降,但随着提振消费相关政策发力显效,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.4%,其中6月份上涨0.7%,涨幅连续2个月扩大,价格出现积极变化。
上半年经济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和成效,为经济继续稳步前行打下了较好基础。当前,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还在不断积累,做强国内大循环还有很大潜力,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还将不断迈进,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还会持续发挥效应。
详见:中共国家统计局党组文章《上半年中国经济应变克难稳健前行》(策划:黎海华 审核:王兆斌 监制:牛京辉)
]article_adlist-->旗开网-旗开网官网-配资网前十名-股票配资公司倍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